燕窩起源? |
史學家認為,中國首位吃燕窩並帶動風潮者就是明代的航海家鄭和,並因此在華人圈形成風氣。而有一說,明代鄭和的遠洋船隊在海上巧遇風暴,被迫停泊在馬來群島的荒島上,因食物嚴重短缺,無意中發現硝壁上的燕窩。於是鄭和就命令部屬採摘、洗淨後用清水燉煮食用充飢。數日後,船員個個臉色紅潤,中氣頗足。回國時,鄭和因而攜帶燕窩獻給明成祖。 從此,燕窩成了朝拜皇帝重臣的貢品。 |
燕窩的分布地區? |
大多數的燕窩產於東南亞,其中印尼燕窩的產量佔80%,其餘地區的比例依序是,馬來西亞13%、泰國5%、越南2%以及中國部分地區。 由於金絲燕的繁殖對氣溫的要求很高,優質的燕窩也需要充足的食物為基礎,而馬來西亞一帶的氣溫常年保持在25-32度之間,非常合適。 這也是四季分明的台灣比較少有燕窩的原因。 |
燕窩是由一隻燕子所築的嗎? |
不是的。 每一盞燕窩都是由雌雄金絲燕共同築造。 |
何謂官燕、毛燕、草燕? |
官燕金絲燕利用凝聚在喉中的唾液製成的窩,雜質少,顏色微黃,浸泡水後吸水力強,能膨脹7~8倍,且燕窩的質地厚重,味道香濃。毛燕灰黑色的金絲燕用其唾液與羽毛築成的窩。毛燕的吸水力較官燕弱一點,且顏色較暗,因其處理過程較繁複,故其價錢比官燕低。 草燕草燕用唾液和草料混合築成的窩,燕窩表面佈滿了碎草絲和草燕肚子無法消化的尼龍,塑料等殘留物。 |
屋燕與洞燕的差別? |
屋燕是金絲燕築巢棲息於人類所建造的燕屋內,但這並非人工養殖,金絲燕的生理結構注定了它們的所有食物及水源都需要自行飛行覓食,而人工建造的燕屋只為金絲燕提供最適合它們棲息繁衍的環境。洞燕是金絲燕築巢於亞熱帶雨林的天然岩洞中,由於山洞內較不受污染,且山洞的深處不受天氣變化影響,岩壁中的礦物質易被燕窩吸收,因此洞燕顏色略帶紅色。 |
洞燕好還是屋燕好? |
有一說,洞燕是野生的,比屋燕窩營養價值更好,還神乎其技地說它們汲取了山洞裡的日月精華。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解。洞燕所含的礦物質成分雖比屋燕來的高,但其礦物質成分不能完全被人體所吸收,所以營養價值相對有限。 現代的燕屋結構獨特,溫度和濕度適宜,由於有專人做清潔和消毒,所以沒有鳥糞污染及蟲侵害,且及時採摘的屋燕比洞燕更乾淨、更新鮮。 |
如何分辨燕窩真偽? |
一看:燕窩應該為絲狀結構,由片塊結構構成的不是真燕窩;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後或在燈光下觀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狀。 二聞:燕窩有特有馨香,但沒有濃烈氣味。氣味特殊,有魚腥味或油膩味道的為假貨。 三摸:取一小塊燕窩以水浸泡,鬆軟後取絲條拉扯,彈性差,一拉就斷的為假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力能搓成漿糊狀的也是假貨。 四燒:用火點燃乾燕窩片,如果是真燕窩就絕不會產生任何劇烈聲響的飛濺火星。 |
吃燕窩會不會破壞生態? |
隨著保護自然的呼聲日益高漲,現代發明的燕屋應運而生。 燕屋內的燕窩,必須待燕子寶寶18-24天孵化及45天會飛後,才會被採摘。 金絲燕返屋另築新巢,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
什麼是血燕及血燕事件? |
血燕屬於洞燕的一種,是金絲燕築巢於山洞的岩壁上,而岩壁內部的礦物質慢慢地滲透到燕窩內,其中鐵元素占多數的時候便會呈現 鐵銹紅色,我們將此稱之為血燕。 血燕事件的由來是一些不肖商人,將普通的白燕窩放在裝滿燕子糞便的箱子中,大約十天之後燕窩就被熏成了紅色變成了血燕,或直接使用食用色素進行染色,通過染色的「血燕」顏色鮮艷且均勻,有時呈暗紅或大紅色,然後充當「血燕」銷售,而這些假血燕都有嚴重的亞硝酸鹽超標。 |
什麼是純淨燕窩? |
純淨燕窩必須滿足七項標準: 不漂白、不化毛、不加膠、不摻漿、不噴水、不染色、不黏碎 |
什麼是表皮生長因子? |
燕窩中最珍貴的表皮生長因子(EGF)可以直達皮膚細胞內部,為皮膚細胞補充蛋白質能量,增強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從基礎系統上解決各種皮膚問題,是一般化妝品很難達到的效果。 除此以外,安全性很高,因為它是人體本身的組成部分。 |
什麼是唾液酸(燕窩酸)? |
唾液酸(Sialic Acid),學名叫作「N-乙醯基神經氨酸」又稱作燕窩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 燕窩酸參與細胞表面多種生理功能,在調節人體生理、生化功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神經細胞膜的燕窩酸含量是其它細胞的20倍。 我們可以知道燕窩酸是神經細胞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 因此,燕窩酸有助於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從而促進記憶和智力的發育。 |
- 1
- 2